膨胀壶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年,当时人们开始使用一种称为“坛”的容器。这种容器的特点是可以存储液体并随着液体的加入而不断变大。“坛”可以被视为早的一种膨胀器雏形。
在公元6世纪左右,“罐式瓶”(即现在的玻璃水瓶)出现了,它通过密封来防止气体进入内部空间,从而保持了形状稳定和体积不变的特点。这一发明对后来的膨胀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到了中世纪的欧洲,人们在酒类酿造区广泛使用了类似今天的膨胀壶装置——一个装有活塞或塞子的大桶或者水箱,用于将发酵后的酒精溶液倒入其他地方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使用。这些早期的设备虽然简单但已经具备了一些现代意义上的特征:它们利用气压差来实现物质的转移;同时它们的存在也证明了人们对压力、温度等物理现象的认识和应用能力不断提高。
